雏菊喜光、怕热、中南地区9月中旬播种,11月定植,初春迅速生长、开花,栽培管理比较简单。但笔者今年无意间用不同规格的花盆栽雏菊,却发现了雏菊栽培的小秘密。
当年11月初笔者用口径为15厘米,深17厘米的营养钵和口径17厘米、深15厘米的素烧瓦盆移栽具有3片-4片真叶的雏菊,栽后管理措施相同。次年3月初,发现有8株用瓦盆栽的,盆土较浅的植株没有产生分蘖,叶片小,叶柄短,呈莲座状,生长势弱;其他的植株都产生了5个以上的分蘖,生长健壮,叶丛中已形成花蕾。
为了找出原因,我倒出长势不同的植株,去掉根际附近的土壤,发现长势健壮的植株根系分枝多,须根数量多,须根长。长势弱的根系分枝少,须根的数量少(没有病虫危害症状)。两者的根系向下生长都已到达花盆的底部,根系的分枝角都很少,没有水平根,根系都没有达到花盆的侧壁。
照常规素烧盆的透性比营养钵好,用素烧盆栽花应比营养钵好,但雏菊一反常态,是由于上述根系生长的特性所决定的,雏菊是须根系,但几乎所有的须根都是垂直向下生长,在向下生长的过程中,再发生须根。正因如此,栽雏菊应选用较深的花盆。
另外,在同样的素烧盆中,盆土浅的生长弱。笔者认为一方面以根系的生长有关,另一方面,盆土较深者,叶片铺在盆面,能得到较多的光照,施肥时,也不会弄脏生长点。